🍀LaTeX+Submission process record
icon
Warning: 论文施工现场
📝 今天整点LaTeX
(嗯用了几天latex,突然好不习惯)
1. 序
在之前我曾经接触过两次latex,第一次是帮hy排版一个算法——不得不说,latex里面写这个算法是非常方便的;第二次就是在自己的论文里了,当时写算法,就自己学习+gpt硬排出来(然后截屏放word里了)。最终这篇文章要投,还是选择乖乖全文使用latex了。
入门看的是这个视频:
本文记录的大部分知识也都来自或者延申于这位学姐
我这次投的刊是爱思唯尔的,之前虽然听说这个模板不如IEEE的好用,实际上自己感觉还是没啥区别
这个视频算是比较够用了,包含各种基础的组件,如果再有需要,请gpt出山吧(
2.LaTeX知识点✍️
2.1 模板
首先是文件的处理,爱思唯尔有自己的模板,流程如下:
1.搜索期刊,进入主页,选择Guide for authors

2.左侧找到New submission,右侧下拉找到latex部分,就能看到一个链接,说指向”最新的类“

3.进入并下载

4.导入到编译器,例如overleaf,这时候有很多文件,可以看一下README文件,有详细的说明。但是总结出来大概就是:
- doc文件夹是给的一堆示例,全部删掉
- thumbnails文件夹是一堆图标,可以删
- sty, cls, bst是配置文件,后续要从这里改,不能删(但是bst文件没动过,是另外两个经常删改)
- tex是latex的源文件,有两个,README文件说明了,sc是单列的,dc是双列的(double column吧)看看别人用单列还是双列,留一个即可
- bib是引用的文件,保留
- manifest,看不懂,删了(没影响)
- README,看过了,删掉

然后到现在,这里就比较清净了,可以开始使用了(然而文内还要删改很多)
2.2 首页修改
首先是一堆包:(记不住,都塞上去得了)
然后是作者部分,爱思唯尔给出的模板东西很多,包含各种信息,但是看了几篇文章,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,精简为以下:
\author[1]{My Name}
里的”1“,对应下面的\affiliation[1]
同理,
\author[th]
就对应\affiliation[th]
里的信息,这样每个单位写一次就行\fnmark[1]
可以在后面进行说明:然后就会出现一个脚标,内容如上,可以用来标记共一
如果是通讯作者,或者有多个单位,可以这样:
\author[1,2]
就能表示两个单位,会自动标记为角标a,b(3对应c)通讯作者在名字后面加上
\corref
,里面的索引cor1对应下面的\cortext[cor1]
,里面是内容后面貌似没什么了,abstract正常写即可,然后是爱思唯尔独有的一个,叫highlights,这个东西会放在首页之前(单独一页),需要写3-5个亮点,每个不超过85词(这个刊是),然后关键词,用
\sep
分开然后首页会有一些不想要的东西,例如它最下面会显示ORCID,或者是预印本等信息,我采取的方法是去各个文件里搜索关键词,然后注释掉,这样首页就干净了,基本上是在.sty文件里修改
最后
\maketitle
(模板里的),正文之前就算完成了!2.3 正文文字
在开头的视频里,提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,那就是在前期,把文章分成多个文件
具体做法就是在主文件里写
\input{文件名}
即可,相当于import

这个方法实在是太好用了,尤其是在多人合作的时候,分工明确,不容易乱,否则全放在主文件中,免不了相互干绕
空行相当于回车,这样比较好理解:
这样的话,有一个空行就是分段;有两个空行,才是两段之间有一行空行
还有一些常用的指令,例如
\textbf
是加粗,\textit
是倾斜,一些符号例如\times
是乘号%用于注释,如果想写”准确率为99%“,在latex里要写成”准确率为99\%“,加一个反斜杠转义符
具体用的时候直接搜也行
字体的话,在前面的包里进行了设置,调用之后需要从sty和cls文件修改相关内容,例如:
这个是cls文件里的
2.4 各种引用(重要!!!)✨
这是latex最方便、最重头的一个机制,那就是各种引用
在发表的论文当中,有很多引用,例如[1],点一下就能跳转到最后的References
即使是在正文里,也经常有Table 1.这种,点击一下跳转到对应表格的操作
干货:
引用文献用
\cite{}
表格和图片用
\autoref{}
就这么简单(
再来具体说一下各自的操作:
1.引用文献
引用之前,在主文件里改一下设置
找文献和引用建议谷歌学术,搜索然后直接cite



然后在在bib文件里,粘贴需要的文献的bibtex
在这里,第一行有一个
@article{
XXX
,…
这里红色的XXX就是这个文献的”key“,一般使用作者名字

最后是在文内引用,我这里就是
\cite{M.Arbyn}
:这样就可以了

2.表格
表格是latex里最大的挑战,没有之一
具体原因:1,图像可以上传,然后直接调用,表格不行,需要以latex的逻辑,作为文字输入;2,表格的位置是自适应的,latex会自己调整,但是很难调整到自己如意的格式,需要反复调整
经过调整,这两套代码格式效果都还可以:
最方便的是这个工具网站👇:

输入表格数据,然后generate,复制即可
最上面菜单可以居中、加粗、倾斜,合并/拆分单元格、加/删边框,非常方便
\begin{table*}
也是一个选择,他会强制把表格变成横跨整页的样试(尽管文章是两栏)具体细节:
表格引用方式和文献一样,不过表格的格式一般是tab:XXX,在文内表现为这样:

说回位置选项(
\begin{table}[htbp]%这里是位置选项
)问一问神奇的gpt吧!(太长了我不想写

在 LaTeX 中,
\begin{table}[htbp]
是用于创建表格的环境,而 [htbp]
是一个可选参数,用于指定表格的放置位置(placement specifier)。这些字母代表 LaTeX 中表格和图形的浮动定位,具体含义如下:h
(here):放置在正文文本中给出表格环境的精确位置。
t
(top):放置在页面顶部。
b
(bottom):放置在页面底部。
p
(page of floats):放置在专门用于浮动体的页面上。
当你给出
[htbp]
作为参数时,你实际上是在告诉 LaTeX 按照你给出的顺序尝试这些位置。LaTeX 会首先尝试将表格放在当前位置(h
),如果不行,它会尝试放在页面顶部(t
),接着是底部(b
),最后是浮动页(p
)。请注意,这些参数并不保证表格一定会放置在您指定的位置,因为 LaTeX 的浮动算法会根据文档的其他内容和布局来最终决定表格的位置。例如,如果页面上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表格,即使指定了
h
选项,表格也可能不会放在那里。如果你想要更强制地控制表格位置,可以使用
float
宏包提供的 H
选项,这会把表格放在正好在文本中指定的位置,而不考虑浮动体的规则。这样做是通过 \usepackage{float}
在导言区导入宏包,然后使用 \begin{table}[H]
来实现的。但是,过度使用 H
选项可能导致页面布局不佳,所以建议谨慎使用。ps.那个[h]一点都不好用(
3.图像
图像是比较人性化和简单的一个模块,唯一的缺点是位置选项,和那个表格一样,乱窜
图像可以直接导入到overleaf,可以从文件选择上传——
其实还有更方便的方法,那就是在电脑选择文件之后,直接ctrl+V复制到想要的位置,这种情况下不但能直接上传,而且还能在复制的位置自动生成代码,实在是非常方便!
大概长这样:
同样的道理,这里的label内容就是引用需要的标签

最符合人类习惯的一集
2.5 附加内容
除了正文,最后一般有这几块:
- CRediT authorship contribution statement
- Declaration of competing interest
- Acknowledgments
这些内容的前缀是
\section*{}
例如:
第一条贡献的话,我这里参考了官方的文档:
第二个,基本上是no
第三个,看项目吧,问老师,写一下
没了

3. 投稿流程
注册登录,可以用ORCID
值得一提的是,爱思唯尔各个期刊的账号不通用,例如这次投这个刊注册了账号,下次投别的刊,需要再注册

流程还是比较清晰的:选择类型,上传文件,填写信息


右图比较坑的一点,有的期刊他给一个链接,问你有没有利益冲突,没有的话进去点一下就行了
这个期刊非得要交一个文件,然后声明利益冲突,我一直没发现,还在思考为啥有问题
后面都比较清晰了:

审稿人,没有,过

后面就是要啥写啥了,作者信息填好
这里还有一个nt的点,爱思唯尔有些期刊,他只有通讯作者才能操作!!!
也就是说我这里提交好了,如果通讯不是我,我后续就操作不了了
解决方案1:和老板要账密,用老板的号发
解决方案2:先自己作为通讯,进行联系,到最后accept的时候把通讯换为老板
在文件和信息提交到系统之后,会给通讯作者发一个邮件,表示需要通讯作者view submission,然后approve submission。之后就是正式提交了,依然是提交完,会给通讯发个邮件。
等啥时候accept了把pdf丢在这吧,当个存档
补充
常用指令
希腊字母
符号
\alpha
\beta
\gamma
\delta
\rho
\lambda
\frac{}{} 分数线
\propto 正相关于